顺学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中级会计 > 正文

中级会计

中级会计备考第一步,先学哪本书?这篇攻略帮你少走弯路

admin2025-11-28中级会计1

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作为会计行业的“分水岭”证书,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考生报考,而备考的第一个难题往往是:三科教材中,到底先学哪一本? 是内容最多的《中级会计实务》,还是计算量大的《财务管理》,抑或是记忆性强的《经济法》?这个选择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节奏和效率,甚至决定备考的成败,我们就从三科特点、学习逻辑和考生实际情况出发,给出最实用的答案。

先搞懂三科的“性格”:为什么选择顺序很重要?

要确定先学哪本书,首先得了解三科的核心特点和学习难度,才能对症下药:

《中级会计实务》: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却是基础中的基础

特点:章节最多(共26章)、内容最杂、难度最高,被誉为“中级三座大山”之首,它涵盖了从基础的存货、固定资产到难点的长期股权投资、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,既需要理解会计原理,又需要掌握复杂的账务处理,还涉及大量跨章节综合题。
与其他科目的联系:是财管和经济法的“基石”——财管中的财务报表分析、预算管理需要实务中的报表知识支撑;经济法中的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等税法内容,与实务中的所得税核算、增值税处理直接关联,如果跳过实务先学其他两科,很容易遇到“知识断层”。

《财务管理》:计算为王,公式是核心

特点:共10章,内容围绕“资金管理”展开,从货币时间价值、预算管理到投资决策、财务分析,每章都有大量公式需要记忆和灵活运用,它的难点不在于理解,而在于“会用公式解决问题”——很多考生能背出公式,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用、怎么代入数据。
与实务的联系:依赖实务中的财务数据(如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),如果没有实务基础,学习财管时可能对“报表项目”“会计科目”感到陌生。

《经济法》:记忆为主,理解为辅

特点:共7章,分为“经济法部分”(公司法、合伙企业法等)和“税法部分”(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),它的难点在于“法条多且碎”,需要准确记忆时间、比例、条件等细节,但理解法条背后的逻辑后,记忆会更轻松。
与实务的联系:税法部分与实务的税务处理直接相关,但经济法整体对实务的依赖度较低;且记忆性内容容易遗忘,如果过早学习,后期需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巩固。

最优选择:优先学《中级会计实务》,原因有三

综合三科的特点和联系,90%以上的考生都应该把《中级会计实务》作为第一本学习的教材,理由如下:

中级会计备考第一步,先学哪本书?这篇攻略帮你少走弯路

最难的科目需要最长的“消化时间”

实务的难点章节(如长期股权投资、合并报表、所得税)往往需要反复学习3-5遍才能真正掌握,如果把它放在最后学,很可能因为时间不足而囫囵吞枣,导致考试时丢分,先学实务,能给这些难点留出足够的“打磨时间”——比如用2-3个月学第一遍,再用1个月进行第二轮强化,最后1个月冲刺,确保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。

先打基础,后续学习更“丝滑”

正如前文所说,实务是另外两科的基础,举个例子:

  • 学财管的“财务分析”章节时,需要看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,而实务中“资产”“负债”“收入”等章节已经详细讲解了这些报表项目的核算逻辑;
  • 学经济法的“企业所得税”章节时,需要知道“应纳税所得额”的计算方法,而实务中的“所得税费用”章节已经涵盖了纳税调整的核心内容。
    先学实务,再学其他两科时,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“似曾相识”,理解起来事半功倍。

先攻克难点,备考信心更足

备考中级的过程就像爬山——最难的山峰在前面,爬过去之后,后面的路会越来越轻松,如果先学简单的经济法或财管,虽然初期进度快,但后期遇到实务的难点时,很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放弃,先啃下实务这块“硬骨头”,后续学习财管和经济法时,你会更有底气和动力。

不同人群的“个性化调整”:灵活适配你的情况

“先学实务”不是绝对的,以下两类考生可以适当调整:

时间极度紧张的考生(备考时间<3个月)

如果只剩3个月备考,三科并行是必然选择,但仍需以实务为主轴,建议每天分配时间比例:实务50%、财管30%、经济法20%,比如每天学习4小时,2小时实务、1.2小时财管、0.8小时经济法,这样既能保证实务的进度,又能兼顾其他两科,避免后期扎堆复习。

有财务基础但实务薄弱的考生(如考过CPA财管/经济法)

如果已经通过CPA财管或经济法,或者对这两科非常熟悉,可以先学实务的同时,穿插复习熟悉的科目,比如每天学2小时实务,再用1小时复习财管公式或经济法法条,既能巩固旧知识,又能推进新知识,效率更高。

先学实务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:避免踩坑

确定先学实务后,如何高效学习?以下几点至关重要:

搭建框架,再填细节 多,不要一开始就陷入细节,先看教材目录,画出知识框架(比如资产类、负债类、收入费用利润类、特殊业务类),了解各章节的逻辑关系,长期股权投资”是“合并报表”的基础,“收入”章节与“所得税”章节有交叉,框架清晰后,学习时就能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

难点章节慢下来,反复打磨

对于长期股权投资、合并报表、所得税等难点章节,不要追求速度,建议:

  • 听网课(推荐张志凤、高志谦等老师)时,难点章节听2-3遍;
  • 做章节练习时,重点做综合题,分析答案的解题思路;
  • 整理笔记,把难点的核心逻辑写下来(比如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类型、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步骤),定期回顾。

穿插学习,避免疲劳

实务学习周期长,容易产生疲劳感,建议学完3-5章实务后,穿插学1-2章经济法或财管的简单章节(比如经济法的“总论”、财管的“货币时间价值”),既能调节节奏,又能保持学习状态。

及时复习,防止遗忘

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,每周花1-2小时复习之前学过的实务章节,比如重新看笔记、做错题,尤其是难点章节,每隔半个月复习一次,才能真正内化。

先学哪本?答案是“实务优先,灵活调整”

中级会计备考的核心是“合理分配时间,打牢基础”,选择《中级会计实务》作为第一本学习的书,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——它不仅能帮你建立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,还能为其他两科的学习铺路。

记住:备考没有“绝对正确”的路径,只有“最适合自己”的方法,无论先学哪本书,关键是制定计划、坚持执行,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,相信只要你选对方向,付出足够的努力,一定能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考试!

这篇文章从三科特点、选择逻辑、个性化调整到学习方法,全方位解答了“中级会计先学哪本书”的问题,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,高效备考,加油!
(字数:约1800字)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